
姓 名:金宗强
性 别:男
出生年月:1974年10月
职务/职称:处长/教授
所在系/部:运动训练科学学院
导 师:博士生导师
电 话:(022)23925689
电子邮件:zongqiangjin@126.com
■ 学科(专业):体育学-体育教育训练学
■ 主要研究方向:体能训练、田径教学理论与方法、职业体育
■ 教育工作经历
(1)2001.09——2004.06 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 教育学博士
(2)2012.09——2013.02 美国春田学院 访问学者
(3)2001.07——2006.10天津体育学院体育健康教育系 田径教研室教师(2005年晋升副教授)
(4)2006.11——2013.04天津体育学院体育健康教育系(体育教育训练一系)教学副主任(2006年晋升硕导,2010年晋升教授)
(5)2013.05——2014.09天津体育学院国际交流处副处长(主持工作)
(6)2014.10——2018.06 天津体育学院国际交流处处长
(7)2018.07——至今 天津体育学院研究生处处长(2018年晋升博导)
■ 学术交流经历(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、讲学、访问)
(1)2004年10月 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专题报告
(2)2005年10月 第四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 专题报告
(3)2007年10月 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墙报交流
(4)2008年07月 第16届国际比较体育论坛(澳门)专题报告
(5)2009年10月 全国第十一届全运会科报会 墙报交流
(6)2011年12月 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墙报交流
(7)2013年10月2013年体育教育素质国际会议(天津)专题报告
(8)2014年7月 2014年亚洲体育和运动科学会议(新加坡)墙报交流
(9)2015年11月 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专题报告
■ 学术与社会兼职
天津体育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,《奥运争光计划》研制组特聘专家,中国赛艇协会项目发展规划专家及裁判委员会副主任,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分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
■ 课题研究(负责人)
(1) 2001年国家哲学社科课题子课题《影响我国竞技体育战略选择的内外部因素分析》(已完成)
(2) 2004年天津市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《“小康社会”状态下天津市休闲体育产业发展对策的研究》(已完成)
(3) 2005年天津市哲学社科研究项目《2008年奥运会省市竞争格局与天津市竞技人力资源培育方案研究》(已完成)
(4) 2005年天津市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《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经营对策研究》(已完成)
(5) 2007奥运攻关项目“备战2008奥运会国家赛艇队重点运动员高原训练的理论研究”(已完成)
(6) 2008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项目“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创新经营战略研究”(已完成)
(7) 2009全国“十一五”教育科学规划课题“阳光体育运动实时监控及实效性评价”(已完成)
(8) 2009山东省科技项目“阳光体育运动过程实时数字化监控及信息管理软件的研制与应用”(共同主持,已完成)
(9) 2011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项目“我国职业足球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机制模型的设计”(已完成)
(10)2012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“我国职业体育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及机制设计研究”(已完成)
(11)2016年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“天津市男子橄榄球队体能训练科技攻关与服务”(在研)
■ 核心刊物论文发表(第一作者或独立完成)
[1]等动测力系统对膝关节肌研究的进展[J].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,2001,(1).
[2]“三跳比例”最佳化定量控制研究——寻求专项身体素质与专项技术的最佳结合点[J].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,2003,(6).
[3]国内外排球专项体能理论研究进展[J].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,2003,(3).
[4]我国优秀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技术指标分析[J]. 体育学刊,2003,(5).
[5]对“最佳三跳比例”的理论思辩[J]. 体育与科学,2003,(1).
[6]我国体育健身市场营销组合开发的新思路[J]. 体育文化导刊,2004,(4).
[7]从全运会成绩透视我国田径男子跳跃项目的发展[J].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,2004,(2).
[8]三级跳远运动员技术类型判别函数的研究[J].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,2005,(1).
[9]影响我国竞技体育战略选择的内外部因素分析[J].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,2005,(2).
[10]天津市发展休闲体育产业的SWOT分析[J].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,2005,(7).
[11] 休闲体育产业的产业特性分析[J].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,2006,(1),转载于《体育科技文献通报》,2006,(7).
[12]“后奥运时代”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宏观对策研究[J].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,2008,(1),转载于国家体育总局《体育工作情况》,2009(1)
[13] 2009全国体育教育专业基本功大赛成绩比较分析[J].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,2010,(2).
[14] 我国职业体育经营的职能战略及实施对策分析[J].人大复印资料《体育》,2010,(10).
[15]优秀排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评价与诊断系统的开发与应用[J].北京体育大学学报,2010,(10)
[16]“阳光体育运动”背景下中学生体育课运动负荷测试分析[J].成都体育学院学报,2014,(1)
[17]我国女子赛艇双桨队年度周期板块化训练创新设计与实施效果研究[J].成都体育学院学报,2016,(4)
■主要著作
(1) 主译《马拉松跑——从新手到世界冠军》.北京:人民体育出版社,2006年
(2) 主编《新编大学体育与健康教程》.天津: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,2008年
(3) 主编《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教程》. 天津: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,2010年
(4) 主编《足球是圆的还是方的》. 北京: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,2011年
(5)专著《“阳光体育运动”锻炼过程中运动负荷的实时监测与实效性评价》.天津:天津大学出版社,2016年
(6) 专著《我国优秀排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评价与诊断》.天津:天津大学出版社,2018年
■ 成果获奖情况
(1) 2006年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成果 三等奖
(2) 2006年天津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 二等奖
(3)以构建体能训练实践教学平台为途径促进体育专业创新性人才培养,2013年第七届高等教育天津市级教学成果奖,二等奖
(4)新一轮《奥运争光计划》研制及配套政策研究,2014年度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奖,二等奖
■ 培养研究生要求
一、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政治立场,遵纪守法,品行端正。
二、具有良好的科学研究作风和高尚的学术道德。
三、具有一定的专业训练经历,能较好把握本学科前沿信息。
四、健康向上,锐意进取,勤奋好学,思路开阔。